当前位置:神彩堂 > 新闻 > 正文

“缂古明新作丹青”:范玉明缂丝艺术首次来沪

2021-12-29 21:49 来源:神彩堂网 浏览 1120 次 评论 0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278108754.jpg

近期,范玉明带着近50幅缂丝书画艺术代表作亮相上海展览中心,本次也是范玉明首次来沪办展。

范玉明从事缂丝制作20余年,从少时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山学艺,并参与复刻定陵等博物馆级缂丝织物。后又去清华美院进行纤维艺术学习及创新思维探讨,在这缓慢却充实的学习过程中,他的愿景只有一个:如何真正将缂丝这一古老技艺在他手上好好的传承下去。

从展览中可以看到,20余载一丝一缕,纵横之间以梭代笔画丹青,范玉明从不同角度和题材中展示缂丝的丝织之彩和水墨文人之韵。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301408027.jpg

范玉明

缂丝作为“世界非遗”和“中国非遗”的手工技艺,不单单是丝织艺术的极致代表,更是承载千百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随着国家宝藏、上博首次缂丝织绣展及影视剧作品中对于缂丝的传播,以王金山先生及其学生为代表的缂丝非遗传承人逐步被大家所了解,范玉明亦是其中的佼佼者。

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的美名。

缂丝,因“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亦可称之为“刻丝”。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先将纹样以墨线勾于经线面上,纬丝不贯通全幅,而是按图案、色彩分块,再逐块用数只小梭子挖织出的平纹织物,

唐代时始见缂丝织物,且以日常实用性窄幅带饰为主。至宋代,缂丝工艺与书画艺术巧妙结合,逐渐由实用品向纯欣赏的艺术品过渡,并步入高潮。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465823800.jpe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472204056.jpe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479107695.jpeg

范玉明缂丝作品

宋徽宗因特别喜爱缂丝画,在北宋宫廷文思院中专设了机构“克丝作”,并曾写:“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更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515289130.jpg

范玉明缂丝作品

明清缂丝作为宫廷工艺,实用性与艺术性齐头并进,实用性缂丝主要为宫廷和贵族享用;艺术性缂丝题材更加广泛,产量增多,逐渐形成了以苏州为龙头的产销中心。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559916663.jpe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574119809.jpe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588472316.jpeg

范玉明缂丝作品

开幕当天,展览邀请到了上海非遗协会会长高春明、上海市文化与旅游局艺术处处长萧烨璎、上海市文化与旅游局非遗处葛永铭副处长、沪上著名艺术家李磊、著名书籍设计师中国最美的书评委袁银昌等嘉宾出席,并关于缂丝的现在与未来进行了深度研讨。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629862916.jpg

高春明会长作为国内丝织收藏及学术研究的代表,谈及与缂丝结缘三十余载,对于缂丝的收藏之路、与王金山先生早年复刻故宫龙袍的回忆以及与当代艺术家陈家泠先生合作的缂丝旗袍系列,无不令人为之钦佩;早年与袁银昌老师合作的《锦绣文章》一书更是业内研究的必备专业书籍之一;在撰写《中国历代服饰文物图典》其中一幅手绘图时,八十年代作为学者出访到加拿大某博物馆的经历与现在再次拜访时的待遇对比,高会长有感而发:“国家强盛才是真正民族自信的底气,作为文化学者才有了更加深入及专业探讨的可能性。”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650453985.jpg

上海市文化与旅游局艺术处处长萧烨璎

萧烨璎处长曾作为上海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及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及传承亦有心得,她说到:“上海作为各种文化、地域交流互通的平台,融合与创新的未来非遗生命力延续的核心主题。”

艺术家李磊先生曾任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对于缂丝技艺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中引起在场专家共鸣的是一定要将当代审美与设计融合到传统元素中去,增加它的功能性,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到缂丝这一小众元素,并且能够创造出属于中国人独有的“仪式感”,保留文化底蕴的同时具备年轻的活力。

作为中国书籍设计的领军代表,袁银昌老师对于设计之美尤为重视,他提到:“我喜欢大气简约而又有精致细节的设计,缂丝我一直都很喜欢,如何在未来将缂丝这一元素与艺术破壁跨界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作品,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方向,传统精湛的技艺如何做减法,又不失美感,是我们做设计时新的课题。”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698191061.jpg

https://www.shencaitang.com/uploads/news/20211229/1640785704392019.jpg

开幕现场

范玉明介绍

1973年出生,苏州东渚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王金山。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苏州市 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 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緯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农工党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

2006年,受明十三陵博物馆邀请与南京云锦研究所数位专家一同参与出土文物复制项 目,因原物炭化严重,通过描摹原物,分析研究织物组织结构,参考文献古籍、根据发 掘报告还原色彩,最终形成设计图样。通过数年努力,成功复制“明黄地万历十二章纹 福寿衮服“、“寿桃毡靴“、“罗地织龙戏珠膝袜“等十余件文物。2011年被山东丝 绸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传授繹丝理论和操作技艺。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工艺 美术学院系进修纤维专业,跟随导师林乐成教授进行《纤维艺术》研究生课程学习,期 间创作的《和谐社会》获首届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传统技艺奖“,緯丝作品《风骨》 更是获得了 “从若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双年展优秀奖“。2019年,前往中国艺术研究 院跟随邱春林导师学习访问学者美术学课程。期间创作的作品《墨牡丹》参加国博工艺 美术作品邀请展,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为进一步传播非遗文化,传授緯丝技艺,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工 艺美院等多所学校进行长期合作,创办了 “范玉明緯丝织造技艺大师工室“,几年时间 里,培养了多名学生,使緯丝这门古老的工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工作室被评为“江 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苏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

新闻评论

站内
通知

用户
反馈

今日
签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