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2年08月13日 ~ 2022年09月30日
梁敬达生长在广东佛山的里水镇,梦里水乡——里水,全国每三株蝴蝶兰就有一株来自里水。或许早在童年的记忆里,亚热带里水的颜色就种植在他的心海里。
从国境之南一屿的故乡贤鲁到吴越钱塘,曾经旅居柏林的梁敬达,朋友都叫他达达或是阿达。在不断生长与发展的创作脉络中,地理、空间的变迁,生活方式、不同异质文化间的交替演绎着阿达的艺术道路。
对于艺术的看法,阿达有自己的见解,阿达认为:决定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的不是别人而是作者本身,所以他的画颜色瑰丽,满是奇思妙想,像是误入绚丽梦境。
在早期作品中,总有一双瞩目的大眼睛反复出现于不同的场景中。
如2015年创作的《骑木马的女孩》,画中的小女孩身披轻纱,骑着木马,直率又带着一丝疑惑的大眼虽是向上看,但又漫不经心的闯入人们的心中。
谈起他的作品风格,直白亦感动,作品的主体就是自己,通过自己描述对事物的感想探讨相应的社会现象。
阿达擅长打碎已有发生的事件,通过自己的幻想,重新构建充斥陌生情绪和更具魅力的画面.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仅仅局限于社会时代或是美的范围,但阿达更着重以情感感染受众,就像深夜里的猫头鹰,只是观察与观望,但视线所到之处无不各有玄机。
“你要一直画,一直画,不要停。画画就像爬楼梯,爬着爬着肯定会遇到平层。但你要相信,一直画一定会有变化的。”
——阿达
春夏秋冬,四季流转。面对生活,阿达有自己的态度,他会在岭南冬天的温暖里寻找灵感,于是他把自己的祖屋重新修饰了一番,在故土寻找、创造自我。阿达的灵感和元素大多是身边的人和事,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创作来源,包括环境。
从杭州到柏林,随着地理空间变迁与不同环境文化的冲击,纵观阿达2018年后的作品,大眼睛人物的元素在他的笔下逐渐减少,阿达的重心转向了更大的场景,画里的天地变得更加开阔,人物在画中所占的面积大幅缩小。“人变小了,心更自由了。”
画作里取代“大眼睛”的是“探照灯”,代表着他不变追求——探索者。目之所及,不论看到的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悲伤还是喜悦,他对世界永远满怀热忱、永远在观察、永远在发现、永远不停歇。
不论是《林雨》中独自撑伞的人,还是《自由寻觅》中绿意盎然幽深的山间,哪怕在表现力如此的强的山中,其中的小小的人儿仍难以忽视,仿佛是他们的身影激活了这些风景,也使画面充满故事、更具深意。
阿达在杭州、佛山、上海都有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这么多年过去了,阿达创作了很多幅作品,也见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策展人。身边画画的朋友偶尔更换了工作,但他说他不怕孤单,会坚持做艺术。
“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哪怕当时一个人在国外,语言不是太通也能熬过,反正怎么都不会死”。
——阿达
他大有一种坚持理想的韧劲——我活得像“我”,以不死的心动,正如他的名字敬达,所有艺术家达观世界的梦想,我们都要表以最真诚的敬意!
在阿达眼里,最大的知己就是我们自己本身。阿达在表达美丽景色的同时,也传达着与人们精神上的强烈共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达完成了视觉与心灵的美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