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作品 / 画室 / 展览
发布

“人的主题”具象表现绘画雕塑展

展览日期:2021年03月27日 ~ 2021年08月15日

  • 信息
  • 介绍
  • 评论
  • 分享
  • 感兴趣0
  • “人的主题”具象表现绘画雕塑展
  • 展览日期:
  • 2021年03月27日 ~ 2021年08月15日
  • 开幕时间:
  • 15:00
  • 举办地点:
  • 中国 - 浙江省
  • 主办单位:
  • 光达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 详细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虎玉路18号
  • 参展费用:
  • 50
  • 浏览:904 次 评论:0 条
    展览介绍

    人的主题
    蒋梁
    这是具象表现“人的主题”的作品展,展出光达美术馆收藏的包括德朗、贾科梅蒂、巴尔蒂斯、阿利卡、培根等大师的近百件作品。它不是常规的肖像展,也不只是以人为题材的绘画、雕塑展,因为这里特别呈现出面容、身体与人群组成的人的“在世存在”,旨在在技术图像的时代,来探讨一种艺术“主题”的构成与揭示的方法。
    艺术的主题,一般理解,指的是以下三个层面:第一,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和内容,如风景、人物、花或是“拉奥孔”、“加冕”等;第二,是艺术家着重探索的绘画的某些元素,如印象派的光色、色彩、空间等;第三个层面,指的是艺术家追求的美学境界和品味,如崇高、优美、自然、典雅等。“主题”一词的法语sujet,既是题材,也是主体的意思,所以这提示出,除了以上理解的三个层面以外,它特别还指画家内在的主体性的觉醒。它是一种去主观性的纯粹直观中与对象实现的交融和综合,它是多种感觉层次映照的境域。它是画家与世界之间的感觉内外贯通,是绘画整全性与充实性的表现路径。同时,它伴随着借由事物的外在性格特征唤醒艺术家内在性格特征,画家主体性得以显露,画家的气质和生命自然呈现出来,成为可见作品一种存在的肉身。所以它是可见与不可见的转化方法,是一个艺术真实发生的结晶体。
    曾经,在艺术史中,作为题材的人物绘画和雕塑,其发展的逻辑一直与形而上学模仿论系统的捆绑尤为紧密。因为模仿论,西方绘画确立了以“写实”和“再现”为特征的自然主义绘画方式,尽管这一方式不断地被推翻和重建,但是,摹仿的理念和艺术的摹仿行为却一直未变。所以文艺复兴以来至19世纪中叶的近五百年里,整个西方人物绘画的主体是写实的。这个时期的艺术家致力于向观众提供一个虽非真实,但却习以为常的世界的最接近的假象。他们以透视学和解剖学为支柱建立起来的造型艺术表现体系,构成了西方美术的基本面貌。他们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家一起,把这种“再现”的艺术发展到极致。加上人物再现在现实当中注重“主题先行”的艺术社会功能,导致其更加偏离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元对立的符合论的表象模仿论系统中,这个真实再现的对象在传统上指的是外在客观事物,而在现当代,指的是主观的情感、超现实的世界、抽象的法则理念或观念。正是这个系统,成为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艺术史中人物题材艺术创作从辉煌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特别随着摄影的发明和艺术形态的变化,之后虽然有一些人物艺术家凸显,但总体已经式微。
    人物题材创作如何重新出发?本次展览的画家之一德朗说:“写实主义结束了,绘画才刚刚开始。”德朗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写实之外应该找立体主义、野兽派或是其它什么表现抽象观念的画派。他的意思是要跳出这个模仿论的旧的真理观系统,绘画才可能有新的开始,因为旧的系统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所以“人物画如何重建艺术的价值?”这个问题便可表述为:一种非形而上学美学的“人的主题”的表达是如何进行的?而这正是具象表现画家们所探索的,也是本次展览举办的目的所在。
    当贾科梅蒂无数次地凝视眼前的模特,在反反复复抹去重来之中,在痕迹叠痕迹里,一种超越模仿论的绘画经验便被突兀地体现出来,颠覆了习以为常的对肖像的认知。这是真正艺术“主题”的呈现,这是对模仿表象的艺术认识论的突破和超越。这不是对人物题材对象化的客观描摹的“肤浅感觉”和“表层现象”,也不是艺术家纯粹主观的抽象表现。这里的“主题”,是艺术家融于对象,在不断流变、不断生成中超越形象、超越肖像、超越肖似,是一种超确定的真实——人的存在的真实。这是画家与对象之间的互相渗透,它成为贯通内与外、外与内的通道。
    这正是塞尚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德朗所寻找的遗失的法则与秘密。这是一个新的整全状态,是感性的,同时也是超感性的。在这里,“如果感觉以前是外射出去,指向事物对象,那么这里感觉却让它返身回来观照自身。它提出个人的内存在与客观外存在的真实的关系”。(司徒立语)艺术的“主题”打通所有感觉的层次,感觉的多种层次一起组织起运动,包括它的生成、流逝、延续、中断、跳跃、回返、叠加、旋转、循环……这是感觉的逻辑,也是感觉的原始统一性。正如德勒兹所说,感觉根本没有任何面孔,它是不可分解的两面,是现象学所说的世界中的存在。作为一种方法论,它是艺术家去除主观性的自我消失,与对象共进退而溢出的生命。
    在贾科梅蒂作品里,我们看见了面容的深渊与深度,一种不可被对象化把捉或拒绝被对象化把捉的绝对的“他者”的在场,唯一名副其实的“对象”;而在阿利卡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身体与世界不可分离的原始的同谋关系,身体的呼吸与起伏都揭示着世界的基本性质;而在雷蒙·马松的作品里,我们看见的是人群被抛入世界,在他们有意识地行动之前,世界已经向他们敞开,他们与世界一起涌现……
    人的“主题”,让形象本质直观地显现出来,它构成了人的形象的“肉身”,形象作为一个新境域的自在呈现,呈现为一种自在完满的状态。而情绪、气质,是更为错综复杂地盘旋在生命的根源中,聚合在不可捉摸的各种感觉的源头。正是这本源的力量引领着艺术家不断切近艺术的真实,在存在的境域中互相映射,涌动不息。
    票务信息:
    *本次展览票价50元。个人参观无需提前预约。
    1、1.2米以下儿童免票。
    2、学生、教师、军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3、15人以上团队请提前一个工作日联系我馆进行预约,享受团队票优惠85折。联系方式:15757728728。
    观展须知:
    1、根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部署,入馆前主动佩戴口罩并出示身份证、当日行程码于前台登记后入场参观。
    2、疫情防控期间须服从馆方限流安排。为避免人员聚集,尽量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建议每位观众参观时长控制在1小时内。
    3、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等观众必须在监护人陪同下入馆参观,监护人需对其行为和个人安全负责。

    展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