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2年07月09日 ~ 2022年09月19日
夏天的花和春花不同,夏天的花有浓烈的生命之力。如果说,春花开放是因为风的温慰,那么夏天的花就是由于太阳的激发了。—节选自《夏天组曲》
每一幅画都是琐碎生活的影子。
“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泰戈尔的同名诗中如此谈论生之态度,这也是在闫平新作中的那些花儿迸发出的力度与浪漫,如人之生命的写照。艺术家将“有意义的形式”灌注于笔下,将个人性情诉诸于风格,在这些花朵的再现中,艺术家将自然的形式经验与个人的理性理想融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自然与人的内心形象。
内在的表现性与融贯的形式所构成的整体性始终是绘画艺术的内在品质,闫平的新作呈现出出的依旧是上述二者最切恰的统一。艺术家笔下的花勃发恣意的生机,在构成上远离中心的离心力与花朵主体外部的空间形成穿插的力量结构,去中心化的张力并未强化画面的力量感,在意外的丰富性中重申了对象的心理形象:蕴含于复杂关系中的力量溢出。
如《开到荼蘼的花朵》与《倾听莫扎特》中,蔓延向空间中的枝蔓与外部空间的形式勾连有力的传递出艺术家赋予花朵的精神能量对外在世界的浸染。艺术家有意的压缩空间,在有限的深度中将力量辐射于画面前方,形成直击观众的强烈体验。与此同时,在这批尺幅不大的以“花”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中,艺术家也注入了更多试图打破整体结构的随机笔触,尤其是带有身体感觉的行动性笔触,突破了仅仅是视觉的营造形式的秩序与理性。
偶然出现的、突如其来的某些痕迹,穿透了观众与画面之间的隔膜,让观众得以触摸到那些形象的来源之处,甚至创伤所在。这样的图像因而具有了更为深邃可感的意义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闫平的形式语言是独立于题材的,并且在大量个人风格的变体中保持着某种一致的倾向。艺术家将这些花朵的形象感知为自己的一个部分,即艺术家在面对当下处境中人性风格的一面,那些表征了自我表情的图画言说生命感受, 尽管形式是现代的,其情感品质却拥有一种彰显人性完整性的古朴力量。
本次展览中的“花”的母题,即是女性形象的寓言,更是对于人的生命力之隐喻。如果说对象化世界是人之本质之所在,这一关于人的经典论述在闫平的艺术中彰显得尤其明确,这一人与世界统一性的理想依旧在艺术家的画作中闪耀着。如果说在对作品的专注静观中存在着一些顿悟时刻,那么,或许观众能够在某张画中认出生命中某个时刻的自己,不管是现在,过去,还是未来,这样的时刻都将照亮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李笑男
一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二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三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四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五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