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作品 / 画室 / 展览
发布

“鸟的镜像”严智龙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1年03月13日 ~ 2021年04月30日

  • 信息
  • 介绍
  • 评论
  • 分享
  • 感兴趣0
  • “鸟的镜像”严智龙作品展
  • 展览日期:
  • 2021年03月13日 ~ 2021年04月30日
  • 开幕时间:
  • 15:00
  • 举办地点:
  • 中国 - 上海
  • 主办单位:
  • 雨虹艺术中心(上海)
  • 详细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山路1728弄125号
  • 参展费用:
  • -
  • 浏览:586 次 评论:0 条
    展览介绍

    鸟的镜像为人之境遇,这是“春秋鸟”艺术的期许,也是鸟图像被人类賦意,自古以来物换星移千年不改的真实写照。

    “要的就是这个玩法”

    当下的今天,这个欲言又止、述而不露或诉而不透的隐喻之法,用在当代图像艺术领域中,何其不有它精彩的演绎风尚之感!鸟即为人,人格化的鸟,是艺术的擅长所为,賦意、铸能是艺术家的心灵所致,对我来说,操作起来,没有比这更赋天地灵性,更具诱惑的了!鸟之寓意寄托古人太多美好,画布前每一次涂抹,在瞬息万变中总能与古人有着惺惺合合的默契,“鸟”此时分明是那梦境中亲近的先哲、久违的智者,或“八大”神公笔下的“八哥”,与今人的我在细语、布道、诉说…。

    严智龙

    2021、2、28

    谈春秋鸟·严智龙

    文:皮道坚

    智龙的《春秋鸟》的“春秋”一词,直指人类的历史,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所谓“春秋之笔就是史笔”。智龙选择“鸟”作为他艺术的母体,其能指是丰富的,所指也极为明确。智龙的精神和艺术文化含量告诉我们,他是充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新一代艺术家,所以,一种新的形而上的精神笼罩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对于中国现当代水墨,我有个说法叫“水墨形而上”,它体现了中国新水墨艺术家对形而上的思考。我认为,智龙的“春秋鸟”回避了八大山人人格化的“鸟”,有别于那家国之衰的悲观厌世的人格化象征,它更立足于对文化的自主性的独立思考和对世界的自我看法。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全球物质化的时代,科技至上,科技万能,对于人们生存的困惑与反思,对于我们生活的目标是茫然事从的。那么为什么中国当代水墨会引起人们注意呢?这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包括智龙在内,大家都希望在我们熟悉的水墨语境和媒介中,探索解析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生存存有的一系列的问题。它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在这点上,智龙“春秋鸟”水墨艺术是具有研究性的,他以个人的大量作品的创作实践提出“鸟”的符号隐喻在当代艺术中绘画语境里的可行性,是可贵的,成功的,值得美术界关注,相信它会启示更多后来人。特别是智龙在水墨语言上的突破,他对宣纸的运用和笔的改造,很值得大家推敲。

    宣纸的多层托裱,据我所知国内尝试者甚少,从古到今。这样裱过之后就可以产生一种非常特定的机理效应。另外,就是笔的使用。大家都知道,我们大陆的现代水墨晚于台湾三十年,台湾的现代术墨的先锋最早的就是吴越和东方。我们大陆就是刘国松。刘国松当时提出要从传统水墨中走出来,他打的旗帜是“要革中锋的命”。因为中国的传统水墨画非常讲究书写性的笔墨,讲究笔墨至上。刘国松革了中锋命之后,很长时间对大陆的新水墨影响很大,我想,智龙是从这条线上下来的。智龙在这方面很自觉,他不一定想到刘国松的艺术主张。但是,他置毛笔于一边,选择硬质的各类工具“笔”,这样一个艺术家的创造枷锁很自然的打开了,他彻底获得了传统画家不可能得到的一种书写性笔墨表现的自由。所以说智龙创造了一种新笔墨,一种当代意义上的新水墨绘画。

    他这样的炭笔类的书写和水墨的渲染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现当代水墨的另辟蹊径。另外,我还注意到他在宣纸上有大量的刀刮、蹭擦之后留下的纸屑和纹毛,被他用胶沾附在宣纸上,“机理”产生了别样的表现效果,极具表现力。在艺术语言上,西方的塔比埃斯这样一群艺术家,对物质媒介的新表现性能为艺术史带来了很多新发现,在这点上智龙完成了他的新创造,有他新的贡献。智龙在长期油画创作中培养了良好的绘画语言的敏感性,从他涉足水墨作画才四年,可见,他对水墨悟道之快,自然要归功于油画艺术素养的长年积累。可以说,他是大家董其昌说的“一招直入如来地”的那样一种艺术家。他顿悟,所以他能很快地把握水墨媒材的特质本性。这些,各位可以在他的原作中观看到

    他如何将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

    “春秋鸟”中鸟的造型,会让人想起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那些鸟,智龙强化了神似的精神继承和文脉上的保留,并赋予了更大的自由活力和想象。这些构成了严智龙“春秋鸟”水墨艺术直观的特点,他还年轻,他还将艰辛无休止的创作下去,但我坚信其探索的价值对未来中国文化的贡献。

    作者:皮道坚 艺术批评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展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