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19年12月15日 ~ 2019年12月28日
家乡,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难以忘怀并深爱着的那一方水土。二十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感悟家乡的人间万象,阅读家乡的自然造化,绘画家乡的百幅美景。
1999年,我工作三十载后正式退休,此时,还能为家乡继续做点什么的想法,却在内心深处熊熊燃起……从1978年“移山造海”年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开始,我在工作生涯期间,留给绘画的日常时间很少,可称为是一位“业余画家”,但的确从未停止过追求艺术的脚步。退休,退而不休,这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于是,我把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画的绘画研究上来,投入到“为家乡”的系列创作上来。如此,我既能用画笔把家乡之美传递世人,又能在创作实践中不断进步。
浙东奉化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家乡。这里平原、山区、大海三者兼得,山川雄奇秀丽,民风淳朴好客,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奉化是中国化弥勒佛布袋和尚,还有近现代历史名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境内有集自然景观、人文史迹、佛教文化于一体的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有全国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藤头村,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有这些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时时激发我炽盛的爱乡情怀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四年多时间里,我全身心投入到家乡题材的创作,几乎天天处在艰苦的努力之中,先后创作出表现奉化人文历史、风光名胜、城乡建设、民宿风情、名优特产等方面的作品100余件。
这是我一次前所未有的创作实践,也是个人艺术道路上的自我挑战。由于题材实在太宽泛,面对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需要寻求合适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为此,我在用笔用墨上反复尝试,不断探索中西绘画结合和互补的路径,求得作品有较完美的艺术效果。期间有失败,也有收获,然而更多的应该是创作上的进步与提高。2004年4月,“为家乡”的第一本画集《乡情奉化》,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得到广泛的肯定和好评。次年,这本画集还荣获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品二等奖。
“为家乡”的绘画之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给了我继续前行的极大动力。不久,我踏上了《乡情奉化》续集——溪口题材作品的创作行程。
溪口镇为民国文化第一镇,雪窦山乃中国佛教五大名山。这里是一个人文景观与秀美山川完美结合的海内外少有的旅游胜地,常年游客如云,十分需要全景式展示溪口独特魅力的美术作品,提供给溪口的中外游客。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奉化画家,自然责无旁贷,于是,历经五年的默默磨炼,完成了70余幅叙述溪口的作品。2009年,我的第二本“为家乡”的作品集《溪口墨韵》付梓面世。
正是源于这两本画集作品的积累,才有了2011年在宁波美术馆和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的《乡情奉化——王利华中国画作品展》。记得在两地展览的开幕式上,我都曾有过同样的表述:“这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全为奉化题材,那是我近六十岁到七十岁就期间所创作,也就是我这个奉化人画奉化十年作品的一次汇报。当然,我也是宁波人,接下来的七十岁到八十岁,我想尝试宁波人画宁波的又一个家乡题材的十年创作。”
我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国际港口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宁波,俊彦辈出,文脉悠远,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创作题材,我最终选定了代表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文灵魂的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们真实地遗存于宁波大地上,其中有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明证河姆渡文化遗址,江南地区年代最古来、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南端的浙东运河宁波段,世界灌溉工程遗址它山堰,还有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溪口蒋氏故居等等。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世人有必要也有责任善待、保护它们,而艺术化表现和展示它们,那则是我们艺术家的光荣和使命。为此,我又度过了五六年艰难而愉快的坚持,相继以中国画形式将它们一一表现出来,出版了第三本“为家乡”作品集《甬城金名片——画说宁波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并于2016年6月11日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在宁波博物馆举办了同题作品展览。
今天,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翰墨宁波——王利华中国画作品集》,所展出的绝大部分作品,选自我的这三本“为家乡”画集——那是我怀抱赤子之心描绘而出的宁波故乡,也是我对四明文脉传承的亲力践行。由是,我想通过这次展览,对自己二十年来画宁波的创作历程作一次回眸,向浙江父老乡亲作一次汇报!限于水平,囿于时间,这次展览的作品,仍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成熟之处,这正是我今后需要弥补和努力的方向,并将作为我晚年续行画家乡之路的一个更高起点。
从花甲到八旬,二十年间我走遍宁波大地采风写生,期间得到了许多领导、同仁、朋友的热情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承蒙浙江美术馆和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的错爱,在此表示由衷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