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4年08月04日 ~ 2024年09月04日
love·S————赵梅绘画个展
前言
“希望我的作品能带出一抹温柔的涟漪。”这是赵梅自己写的一句话。听到赵梅老师想准备做个展并邀请我给她写一点文字时,我感觉这将会是古堰画乡最富温情的一场展览,也将会是一次最适合传递艺术与生活的美好事件。
平时我称呼赵梅为梅姐,她自从入驻古堰画乡,5年来,她在画画这件事情上拿出了十二分的投入,设立工作室、举办画展、写生安排、以画会友、参加各类绘画交流等等;所有的行为都让我感觉到因为爱绘画而迸发出来的热情。其实梅姐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师从仇林、崔小冬、崔敏、杨参军、陈义锋等老师,并与崔敏老师成为了好朋友,在专业的氛围里梅姐很好地将这种幸运转化成自己的学习动力,并乐此不彼!学习的经历让她在布置古堰画乡工作室的时候,具备了很明确的艺术理念,经典是本纲,写生是方法,风格是追章。有了专业的师传作为对标,对于绘画,梅姐拥有了一份独特的自信。
几年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会经常在梅姐工作室与她交流,每次她都是谦虚地抓着绘画命题探讨到一种深度才肯罢休,这种真诚很难让人拒绝,也让我能关注到她身上对于绘画的那份能量感,所以让对话也很好地维持住只关于绘画本身的质感讨论,我想,这也是梅姐的绘画能给出来的学术命题!
值得再作进一步审视的是,因得到多位老师的专业加持,梅姐获得了对于绘画手感层面的掌握,不只是造型、色彩、调性、整体、节奏等这些彰显专业性的问题,在她这个阶段,系统性的绘画习得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形成遮蔽性。绘画的表达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了许多阶段,尤其在现代主义时期,绘画的自觉,发生在了许多优秀的画家身上,同样也给了许多因为热爱而进入绘画的人身上,于是因为绘画而绘画,成为了新的生命表达入口。在梅姐的绘画里,我在最初接触时就关注到她对于手感、笔触、痕迹、节奏的天然感受,或许也是得益于老师们的画学体系,她即取了表,也感于里,渐渐地,由表及里。当一次她给我看了几张画着放大的布的褶皱的画,那一刻我惊异了,并立即给予了回应,那一刻我看到了由表及里的绘画,属于梅姐自己的绘画,有气韵、有质感、有节奏。
邀请大家一起来观看她这组新作品,通过前面的描述,我想无需再作过多的解读,对于梅姐来说,绘画的生活首先是因为热爱,这些布面,褶皱,花纹,在亚麻布面上被涂抹出来,笔触流畅却不飘忽,微微地呈现出光影,深度,布被当成布画出来,一种形式感,抽象与具象,梅姐用自己的画笔牵引出一种视觉悖论:“真实的布面承载着绘画的布面”!!!触觉的平面与视觉的曲面,这就是绘画的经典游戏,看着画面我们即成为了参与游戏的人,观看的魅惑感成就着绘画的质量感!
我在思考这个展览主题时也碰到了魅惑的问题,一场绘画展理应要挖掘画展的主题要义,但我本能地拒绝了这样的判断。梅姐的作品是成立的,她在其中花费了时间精力情感,这几年,绘画真的成了她的生活。不过,羡慕梅姐的人都知道,她的背后还有一个爱她的男人支持着,用陪伴明确地支持着她画画这件事儿。用俗话说的画如其人来继续观察,绘画对于一位认真的画家而言,结果有时就代表全部,但对梅姐的绘画生活而言,我却无法避开她丈夫来一说到底,我认为绘画是一个立体的场景,这个展览是对于绘画的结果呈现,却不能代表梅姐的绘画状态的全部,丈夫的陪伴,生活的照顾,以及古堰画乡的慢节奏,这些都是围绕在她身边的要素,帮助她在平静的状态里完成绘画,如果现在我们进到她的新工作室,相信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一个展览前言可以有许多种写法,梅姐的绘画和她的生活给了我一次新的体验,也让我作为见证者,觉得没有必要依赖艺术术语来为展览精修出一个学术轮廓。梅姐对于艺术和生活的追求,很值得我们同步去观看,就像欣赏古堰画乡的风景一样,她将自己这几年的生活都安置于此,并以绘画为名,其中的深意是艺术话语本身无法覆盖的。写到这里,我想到应该取一个状态性的主题。梅姐以独有的能量在坚守绘画梦想时,我看到了不仅是热爱的力量。爱,love。足够大,也足够小,是世界的组成单位,也是世界的整体。我希望借着梅姐的绘画来碰触一下这个世界的角落,那些可被忽略的细节,没有爱,就没有关注,也就失去表达。梅姐的画,那些与笔触同步的形式里总隐藏着一种S形,像一道道撩拨情愫的“涟漪”,帮助绘画完成着绘画的意义。
于是,我决定为展览取名为:love·S
沐棈
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