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19年09月28日 ~ 2019年10月27日
策 展 人:钟嘉贤
看见图像
文 钟嘉贤
我追纵张英楠的绘画,已近于第七个年头。他每一阶段的创作,既不同也相同,好似一节节独立车箱在同一路轨上前进,隐然有一脉络串连起来;又像是恒河流水,缓缓流淌,表面看似相同的流水,却是悄静无声,沉静内敛之中变化着,一如他的绘画,他给我的性格印象。
他的前期创作,带有更多一点的故事性倾向。评论者从故事叙事,或是情感等角度去理解他的创作也未尝不可。但更准确一点来说,他所呈现的也不是故事,是情境,呈现一刹那时间凝止,静态而又潜藏戏剧性突变可能的情境。当观众能更进一步,剥离情境的表象,直指内核,就能发现他更深刻的创作意图,还有他与古典主义绘画的深厚渊源,这些特质在本次“金色列车”展览这一批新作中更明确的显现出来,也正是我认为张英楠创作引人入胜之处。
当下的绘画主流,趋向探索绘画性、表现性,但张英楠的绘画,从一开始就是另阐蹊径,有点回归到传统,渗透了古典主义绘画的精神形态。
首先是他非常关注图像的结构逻辑,严格遵从古典主义的定点透视法,在画面某一处,通常是中心区域,设定了一个透视点,以此为中轴布局,使空间向内纵深的延伸。〈预言〉的透视点是画里的橘色柱子,特别以鲜亮色彩标示之,连接着那斜向延展的楼梯;〈空谷〉的透视点是黄色圆环中央那远方的山谷,由此而向左右两边延伸出连绵山峦。他以定点透视来建构画面,有二种可能意图。一︰意在建立空间向内纵深不断延伸的印象,画面似乎有一种吸力,能把观众包围、吸收到图象里面,观众由是会生起一种非常微妙,身体抗衡着的存在感受。二︰他的画面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观看点”,观众有了坐标,有了介入画面的方法,自觉调整观看角度,观众更敏锐意识到自己与画面空间存在一种微妙关系。
〈独白〉在敞大空寂空间的中心,特别描绘了一双皮鞋,成为了观众的视觉坐标位置,让人能感受空间的比例与真实性,引起进入空间的一种身体想像,个体与这个空间生成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始终深信故事甚至情境都不是张英楠创作的重点。过去的作品,他会以一个人物来主导画面,如2011年的〈一片蔚蓝〉或〈自宅〉,但在〈独白〉中,艺术家以陈旧皮鞋取代了具体的人物,进一步弱化了故事。而无论是人物或静物,固然都暗示了生活的热度、曾经与不再、时间的消逝,其实更多是画面结构的一个元素,给观众理解(进入?)空间的一个切入点,归根究底,是他对图像的结构逻辑的深刻关注。
张英楠这种特别的图像结构逻辑,唤起身体存在意识、介入式的视觉体验,让观众更自觉感受到从一特定视点正在“观看”,无疑是当代艺术所久违,也非当下主流的平面感的绘画所能唤起的。事实上,他的作品常带有一种视觉意识,处处暗示“观看”的行为,一方面会在画面结构提供一个观看的定点,使图像显得更真实,可尺量,易于理解。但他同时又常会有错置、反常的安排,如〈彼岸〉倒置的图画、〈青春〉的镜中镜、〈时光〉中那望而不尽的绿色深渊,都是视觉的干扰,形成突兀、陌生不适的感觉,观众看而不得,不能依赖记忆或是社会常理去理解他的画面,惟有真实的“观看”,才能寻求画面的意义,提示观众更自觉感知自己的观看行为。张英楠的创作触及到一个贯穿于绘画史的重要议题——“图像再现与人类视觉认知”的关系,向我们展示艺术家们是如何创造特定图像,运用特定的结构逻辑,让观众更深刻体会自己的视觉意识和心理认知活动。他的图像纵然具象,对应的不是客观真实,而是观众的视觉经验。
张英楠关注图像的结构逻辑,和他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深刻研究,两者密不可分。这种渊源从很早的创作阶后已经显现出来,如2014年的〈破碎的拥抱〉,偏向于沉郁深遽的色彩、画面中光与暗的强烈反差、酝酿着戏剧化的情节故事,却又以静态的画面呈现之,当中的矛盾与反差,莫不令人感受到古典主义里卡拉瓦乔的画面气氛。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的生活轨迹。长久的军旅生涯,生活记忆经历时间沉殿,自然形成他理性严谨的绘画语言,让他更趋向在纪律之中探索理性之美,从方圆规矩中找到艺术的表达自由。所以他处理画面非常考究,确切一点来说,是仿如数学般的精准,甚至会以工具量尺,精确的分割画面。
精准分割画面,既表现空间,同时把空间提炼、还原为点、线、面的基本绘画元素。每个墙面、每道光源与阴影、每个窗户、每道台阶,其实可以看作为不同几何、不同色块的对比关系,互为衬补的色面,乃至由不同色彩组合出来的美感,呼应忧郁、静谧、深邃、悲伤、恋旧、恐惧与希望等不同的人类情绪意识。〈时光〉一作,上半部的蓝,下半部的绿,冷与热色调有着强烈反差,由中段的淡黄色彩互为牵连、过渡。在此,艺术家建立了一套色彩微妙转换的代码(schema/ code),从蓝及黄至绿,以此在画布上再现真实世界里时光如何流转的心理感受。
这让我想到了一则故事。1793年,歌德(Goéthe)给德国物理学家兼作家利希滕贝格(Lichtenberg)寄了一篇他关于有色阴影现象(coloured shadows)的色彩学理论文章。利氏答覆了一封有趣回函,说他开始不断从现实中追寻有色阴影,就像一个小男孩追逐蝴蝶一样。利氏觉悟到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很多时是从推论而来,而不是透过直观的视觉感知,于是他重新观看,发现到现实的光和阴影原来不是黑色,而是在不同环境下带着不同的色彩。很多年后的印象派艺术家透过绘画,当中带色彩的光影,再次呈现这种视觉真实。我们同样透过张英楠绘画的色彩代码,发现了现实;他全新的视觉感性引导我们重新“观看着”。
〈独白〉一作,最重要的是那一片浅蓝,窗框的橘黄、墙面的棕红,都意在建立色彩的强烈反差,反衬出蓝色的透亮与空灵,唤起观众对色彩,纯粹的直觉感受,并由此可能联想到或苍茫、或寂然、或希望、或肃穆的精神感受,甚至是一种宗教感。是的,我始终觉得张英楠的绘画给予我一种宗教的体验,虽然他从没有绘画过什么宗教的内容主题。〈无限〉一作,就给我这样的体验。此作根本就像是一种单色画,是绿色不同色阶的细微变化、对比,既建立一种立体三维空间的错觉,空间向内延展的感观,也使空间蕴藏着情绪。而画里的杆栏,就是最纯粹的点与线,黄色的直线,改变了我们对绿色墙面的感觉,提升了画面亮度;也因其曲折的形态,改变了空间的感觉,幽闭狭隘的转角阶梯变成了向画外延展的无限空灵空间。
张英楠从古典主义绘画精神出发,探索图像的结构逻辑,以此建立一种独特的视觉经验,最后回到绘画本质——点、线、面与色彩,及当中的关系与美感,而这所有的创作意图,都统御在“空间”之下。表面是刻画空间,隐藏的是上述的创作思考。当然,艺术家反覆刻画空间,研究空间,也另有考虑点。他是以空间为他的个体提供一个坐标,探索空间与个体的复杂关系。早阶段的作品会把个体置放于一个空间框架,或是建筑结构内,空间之封闭与虚无,对照出个体之渺小。这批新作中,具体人物被置换为静物︰沙发、茶几、皮鞋、镜子与枝桠,都可以看成是缺席的人的暗喻。而无论是个体或是物体,都在特定空间下存在着,个体与空间的不同关系也不断改变着个体本身,甚至透视“观看”行为的本质。譬如说贾克梅蒂的人物总是扁平而瘦长,不是如后世评论者所论要表达战争的沉重与痛苦,却是反映艺术家真实直观的视觉印象,表现他“如何观看”。他会反覆盯着自己要刻画的个体,直到个体在艺术家意识里,变得无比巨大或是无比渺小,然后放在绘画上,贾氏会画出变了形的人物,也勾勒空间的框边,提示个体与空间的不协调失衡关系,图像不符合比例,也不符合理智逻辑或是被社会规范了的“真实”,却反映着艺术家最原始的视觉经验、最真实的心理活动。同理,张英楠之刻画空间,实际上是针着空间里面的个体/ 物体,呈现他的视觉经验,而这是可另辟专文讨论,他的另一些创作要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