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作品 / 画室 / 展览
发布

“艺苑相索”杨先让艺术捐赠展

展览日期:2021年10月12日 ~ 2021年10月20日

  • 信息
  • 介绍
  • 评论
  • 分享
  • 感兴趣0
  • “艺苑相索”杨先让艺术捐赠展
  • 展览日期:
  • 2021年10月12日 ~ 2021年10月20日
  • 开幕时间:
  • -
  • 举办地点:
  • 中国 - 北京
  • 主办单位:
  • 中国美术馆
  • 详细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 参展费用:
  • -
  • 浏览:1196 次 评论:0 条
    展览介绍

    中国美术馆收藏与捐赠展系列自实施以来,已推动了数十位优秀的、卓有成就美术家的展览。通过展览不仅弘扬了艺术精神,也为国家美术收藏积累了宝贵的财富。由于杨先让先生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所以被列为该系列展。

    杨先让先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美术学院为国家培养的第一批美术家。他的艺术人生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联,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系教授,再到首创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几十年来杨先让紧密围绕艺术为人民的艺术理念在版画、年画、彩墨以及民间美术领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创作了大量时代佳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0年,杨先让出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幼时父亲收藏了许多美术作品,每年秋天都要挂出来晾一晾,这大概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1948年杨先让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师从徐悲鸿、孙宗慰、冯法祀、李瑞年、蒋兆和等先生,四年的专业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写实造型基础。1952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杨先让出色的造型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很快他所创作的宣传画、年画就被作为独幅画印刷发表。杨先让对来自延安的革命版画传统充满了崇敬之情,在来自延安古元等艺术家的影响下开始转向版画创作,1955年他创作的第一幅套色木刻《出圈》就被出版印刷,而且还在1957年全国青年美展上获奖。作为一个年青的美术工作者创作的作品能够频频被出版发表,这在当时美术界是极其罕见的。杨先让逐渐成为50年代版画创作队伍中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并于1960年底调回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杨先让的版画承继延安版画的优秀传统,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创作的方向,他的版画题材广泛,其中既有表现革命主题的创作,也有表现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主题创作,还有表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美好生活的主题创作。他的版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时又蕴含了浪漫主义的诗情意蕴,作品中人物造型准确而鲜明,情节描绘生动而典型,黑白分明的版画语言与引人入胜的主题叙述给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有些作品成为当代版画创作的时代经典。

    彩墨是杨先让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他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将油画的写实技巧、套色版画的形式语言以及民间壁画的斑驳肌理融为一体,创生出独具特色的彩墨样式。他的彩墨在题材上以风景为主,那些司空见惯的钟楼古墙,城镇街道,胡同小巷,层层深院,以及民宅建筑之中木格门窗,石阶瓦顶,石榴凤仙,还有阳光明媚的北方乡镇,细雨朦胧的南方水乡,无不是画家笔下素材的来源。杨先让的彩墨作品充满了对于中华大地故土家园的热爱,尤其是他在美国寓居期间,创作大批彩墨作品以此传达对祖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上世纪80年代,杨先让出国探亲期间,他参观访问了诸多学校、博物馆,发现原生态艺术在当代学术研究与展示中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它们的价值被重新评价和吸收,这启发了他对于中华文明丰富而多彩的本原文化的探寻与重新审视,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开创了民间美术系,他将中国民间美术和民间艺人请入美术学院课堂,积极传播中国民间美术,探源中华文化之源。在这期间杨先让为了弄懂弄清中国的民间艺术,他带着团队选择去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进行民间美术地考察,他们足迹踏至黄河沿岸8个省、100多个县镇,最终向世人呈现出3卷本《黄河十四走》煌煌巨著,这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关于民间美术最为重要的考察实录成果。2020年鉴于杨先让在民间美术领域的贡献,他被光明日报选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以表彰他“让民间美术登堂入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今天已逾九旬的杨先让先生依然饱含着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情,他将各个阶段创作的30余件版画、彩绘等精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为国家永久收藏。这些画作记录着时代的深刻记忆、描绘着多彩的生活、映照着杨先让先生作为艺术家的赤子之心。在此,我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先生的慷慨义举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2021年10月


    展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