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1年11月09日 ~ 2021年12月25日
2021 赵梦歌:云梦天歌——图像生产背后的语言逻辑和力量隐喻
文/惠书文
引言在当下社会景观中,图像的本体性呈现出一种纷杂完整,亦或是荒诞陆离的视觉剧目。图像的复制和生产成为我们观察日常的载体:零散,破碎的,甚至缺乏美学构成的图像文本在空间里随意漂浮。作为个体思想释义的语言媒介,绘画的图式显像变为一种客体物,从其表层样貌和结构来看,绘画图像的本身力量似乎愈显“单薄”,当然,这种“单薄”性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薄气,而是相近于个体创作的一定程度上的厚实与饱满。
从赵梦歌的绘画和图像语义的角度来看,她的作品具有一种个体性在时代环境中的精神念力,包含对成长记忆的回溯和身心并力的真实结合;继而以此线索输出个人对现实生活的内在关照和感官的情绪表述,在感性和理性并置交融的绘画之中,为观者诠释了人与自然在外部场域下的生命联动,由身体通往心灵共振的密码通道。“云梦天歌”不仅是我对画家阶段性作品的整体描述,非指向性的人体与山水、植物符号替代了我们所未视见的景观图景,另一个层面而言,也是她更为具体的与自然生发的一种互动方式,“从一而终”的叙事情境状述了画家恣意而跳动的语言形态,韵律性的造型人物,在富含节奏性的情绪调动中,皆付诸着赵梦歌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深入理解。
“群居式”的社会景观将为我们体味画家创作的语言逻辑,当然,图像生产背后的力量隐喻,无疑提供了一条我们进入其思想通道的绘画语素:朴质而具有野性力量的生长态势,不带有杂质成分的画面构成,导向着个体之于群体记忆的生存体验和本能反应。就像马蒂斯所说的一样:“奴隶式地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来解释自然,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以其绘画语言的角度来说,赵梦歌的绘画充满了强有力的表现性气质,造型与色域的缝隙链接,皆反映着画家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同时,她的语言风貌除了承接个体生命关乎经历事物的挚诚输入以外,无疑还附带着另一重生命感官,即以具有浪漫诗意的书写表征再现了一个鲜活而具有症候气息的维度个体。
直抒胸臆而果断的表现形式,加强了个体语义的语言深度。图像阐释的表义背后,注入了画家“表里如一”的心绪定格,图像背后的力量更加强了画面中人物形象的自然姿态。由纸本手稿到布面油彩的材料切换,充满野性动态的人性自由度,单一形态的出现,以及三五成群的人物形象,《高地》之上,与动植物的互动生态,在对比强烈的色彩氛围下,愈显画面的内质张力和温度折射。
既已真实而虚妄的生命解析,所谓表现的解析,是为去除多余之物在精神重注上的生命认知。在未来,在当下,可见可晰;虽未曾蒙面,亦素有此时的情感温存;云,你所期待的灰白色,梦,你所萦绕的天际范围;触感之下,皆是我们转译赵梦歌绘画的动人回响。所谓力量,并不单纯的指意搏击带来的对抗性,而是身体与心理的疏密关系,恰如我们在角力共有地带的频率共振,一如呼吸的氤氲缕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梦也,云矣;过也,聚合之力……重塑画面中人物的质感力量,依附着对时间和生命的双重理解,它超越了个人时间的唯一性;如在云雾之中,亦在绘画图像的本体之下,诸如梦境,力背现实的比拟输出,无从所在的人与物,其生命之立意,自然令人相逢可敬。
云中之物,似触不可及;亦梦非马,高歌潜入……《云梦天歌》,还原了梦境中的记忆场景,状如嬉戏于原野之上的曼妙人体。其中,我们看到了她与塞尚笔下所描绘的“圣维多克山”的相似性,以时空对话的交错感再现生命的奇迹历险;云巅之中的“白日梦”,向天而上形成的密布织网;所及之处,无不映射着赵梦歌内心纷繁自由的思绪体认和她那自在灵动的生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