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作品 / 画室 / 展览
发布

“迹相·自在”陈晓俊、包巍峰双个展

展览日期:2025年03月15日 ~ 2025年03月29日

  • 信息
  • 介绍
  • 评论
  • 分享
  • 感兴趣0
  • “迹相·自在”陈晓俊、包巍峰双个展
  • 展览日期:
  • 2025年03月15日 ~ 2025年03月29日
  • 开幕时间:
  • 14:30
  • 举办地点:
  • 中国 - 浙江省
  • 主办单位:
  • 丽水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管理中心、丽水市莲都区文化和旅游广电体育局、丽水市莲都区农文旅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详细地址:
  • 丽水市古堰画乡1号艺术区13幢
  • 参展费用:
  • -
  • 浏览:726 次 评论:0 条
    展览介绍

    迹相·自在—————

    陈晓俊与包巍峰是同事,是画友,是多年的老朋友。

    他们除了工作上有着密切的合作,在对待绘画的状态与认知上一直以来都比较同频。

    “绘画是冥想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一种“无我”状态下的心的活动。心灵释放和平静是绘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可以进行表达。绘画之前先学会放松和等待。绘画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等待、等待还有等待,在每一笔和每一件作品之间等待。 只有心平如水,才有可能感受到一种丰富细微的层次转换和光的变化。”这是一段来自陈晓俊自己的创作描述,他将绘画实践定格为一种“无我状态”的自然留痕,等待与行进,随心、随性、随缘。我们看他的作品,可以接收到一种属于绘画的“空性”,极简的色彩,被施于朴素的平面,刮触的痕迹,在均质的力量里带出深浅变化,让痕迹显化在视觉之中,不述说,也不表达。

    “如果说艺术更大的意义在于思维燃烧的过程,那么最终呈现的作品只是燃烧后的灰烬。在我的作品中,我仅是参与者之一,我的行为只完成了作品的一部分,剩下的让时间和自然来参与,让水和颜料继续漫延、渗开,从平面流入空间,再慢慢干涸,最终留下痕迹。我更多的是等待。我希望由此达到艺术的自然境界:不刻意画面,不刻意形式,不刻意视觉甚至不刻意行为”。这是一段包巍峰关于自己创作观的描述。他将绘画作为自己行动参与的对象,关于绘画生成的方式,他把“自然”作为自身与绘画之间建立关系的基础姿态,包巍峰首先对自己有一个主体性存在的确认,所以我们能够在他的作品里接收到另一种介入式的痕迹,他既意识自己的行动,又不关注自己的行动。自然,然后而然。

    这应该是他们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安放彼此的作品,一种容易被轻易定义为“抽象绘画”的联展,看似也能抛出一些简单视域里的话题,关于形式主义、材料学、物化、东方的禅等等。幸好绘画在今天早已越过了现代性的绘画性壁垒,两位老师也均未受限于此,他们都早已通过绘画与自己形成了一种共构。如果说陈晓俊的作品里更多地是在“随性”的留痕中遇见自己,让过程即作为结果,无始亦无终地指向了一种中间状态。那么包巍峰在作品中却扮演了一个角色,毕竟经历过西学之后,在意识层面建立了一种看似东方却已东西融合的感知能力,于是包的作品中多了一层隐藏的辩证语义,看似自然,实则非自然。

    陈晓俊与包巍峰是同事,亦是画友,展览就像两个老朋友的一次公开对语,他们分别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拥抱了“自在”,绘画消失了,自性显现了…

    沐棈

    2025.02.17


    展览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