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0年05月30日 ~ 2020年06月12日
时空无量,岁月如梭。
近期读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有两段话,让我有所觉知:其一,“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整体的生命是两条线,一条是对延续的盼望,一条是对过去的忆念。两者是平行的长流”;其二,“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抽象的理念,他存在于华夏历史的肌肤之中,浸润于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这里作者把握到了中国人文化精神中的脉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道统中的主要内涵所在。而在当下,这样的理念依然是当代中国、当代中国人,以及中国艺术家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常态追求和其艺术价值的潜能所在。
或许,我们今天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其文化精神所代表的内容已过于宽泛,这里也没过多篇幅去一一展开,我只想从其中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中国画来体验和感受其文化精神的奥妙。中国画的历史非常久远,它既是中国文化的特别表达方式,也是中国人对形象记忆和表达品格修为的一种独特方法,是非常有个性与特色的一种艺术行为。与诗、音律、文字、书法相互融合,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苏东坡在评价王维的诗与画时讲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其中的深意,也可以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评价体系中找到应和,找到对于绘画相似的判定标准。千百年来,中国画所崇尚的“意”,越来越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旨向相契合。对意象与意境的表达,往往是在“幽”“独”“淡”“默”几处着力,在精神不同的区间把玩出诗意般的荒旷与虚寂,是月夜,是夕照。伴随的是艺术与思想精神的空寂之境,将玩味心态,用于艺术表达,成为这种游戏最为高级的表达方式之一。当然,当代社会的文化精神已呈现多元化,这给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参与这类游戏的人,带来非此即彼的多重方位的思考,也出现了非常多样的绘画语言。
此岸彼岸,是佛家对生命的一种释解方式,即此非彼的理念化解成今日“人间佛教”的一种新价值,“修行”入日常,对于当下社会中某些领域的认识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在关乎中国画的当代意识里,更有可能是对应出不同方位的艺术家的一种群体现象,并且其作品皆有时代共识的精神价值和意趣别样的画作风格,将时间与空间的“意”,还原至纯粹的个人品性,独有的精神畅享。为此,上海可·美术馆以“此岸彼岸”为主题,归于本心,归于朴素,邀请到了画家邢庆仁、章耀、马强、崔海、钱忠平、陈子游、赵跃鹏、姚震西、林海钟、刘明波、田绍登、朱雅梅、吴可、金心明、周松、杜小同参加此次活动,这十六位中青年画家是中国画艺术领域里的代表,他们的绘画作品在21世纪20年代前后,呈现出一种个人的艺术生命状态和艺术创作的思想,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诗画之境的理解去看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便有许多地方很难对应,确实也存在着某些不可以直线思维和单一尺度来测定与感受的事物,正是因为这样的当下,也就能探究新时代所带来的精神价值里的不同内容。比如,在本次展览中,既可以看到邢庆仁画里的本色劲健和崔海的乡野沉郁、章耀的山水放逐、姚震西的温和纤浓、田绍登的形色流动;又可看到钱忠平的简略雄浑、金心明的笔墨旷达、林海钟的高古笔意、周松的悠然飘逸、陈子游的天真直率,他们的作品在气质上皆能其理相通,意在笔先,爽朗中不乏朴浑纯净,更多的是在画境中味外求味,求韵外之致,象外之象的某些遐想,崇尚美感与气象;而朱雅梅画中的纯净华滋、赵跃鹏的潇散缜密、刘明波的精致冲淡、吴可的放浪含蓄、马强的形色典雅、杜小同的冲淡之美,更似是受道家所倡导的“真”“素”“虚”的审美意境,在总体上倾向于冲淡。
记得黄宾虹先生提倡的“浑厚华滋”的审美标准,从单一的词句里去理解这种虚中见实的画境,很有难度,既要保证“浑厚”,又具“华滋”效果,真可谓矛盾之矛盾,不易达到。他曾写过《论中国艺术之将来》,其观点是有前瞻性的,即是指浑厚华滋,要表达出的画面应视觉效果强烈,结构大开大合,用笔老辣劲健,敷色简洁大胆,造境壮阔迷蒙。如果按照黄宾虹先生的这种预想,那么更难的恐怕是《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恰似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样的画境。这里所说的“淡”,也不是指浅淡寡味,而是“陶镕气质,消尽渣滓”所达到的高度和谐、浑成的境界。
故,“真”“素”“厚”“朴”四个字依然是中国画艺术的最高追求,不因时空之变幻而改变,在情景相洽,托意深婉,情思隽永,韵味悠长中发现这艺术最本质的美好,产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这或许就是此次展览的初衷吧!
田野清色,和风归夏,解化心情,何不寻幽而来,信步漫游这乡村美景与画境之中呢?
是为序。
2020年5月10日 子游于上海可·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