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作品 / 画室 / 展览
发布

风韵·风骨——长三角地区美术馆艺术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3年09月21日 ~ 2023年10月15日

  • 信息
  • 介绍
  • 评论
  • 分享
  • 感兴趣0
  • 风韵·风骨——长三角地区美术馆艺术作品展
  • 展览日期:
  • 2023年09月21日 ~ 2023年10月15日
  • 开幕时间:
  • -
  • 举办地点:
  • 中国 - 安徽省
  • 主办单位:
  • 亚明艺术馆、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 )
  • 详细地址:
  • 合肥市马鞍山路包河东水口
  • 参展费用:
  • -
  • 浏览:1010 次 评论:0 条
    展览介绍

    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各级各类美术馆的交流、协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基于对当代本地区美术馆视角的艺术创作现状和生态的思考,亚明艺术馆在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的框架下,携手刘海粟美术馆、金陵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先后策划举办了“风韵·风骨”长三角地区书法名家邀请展和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旨在发出艺术创作的时代进程中美术馆的声音。

    “风韵·风骨——长三角地区美术馆艺术作品展”自半年前精心筹备,经过人员资格的筛选、作品题材和水准的遴选,4家省级美术馆、15家市级美术馆、4家高校美术馆、1家国企美术馆、7家县区级美术馆、3家民间美术馆的专职(特聘)艺术家的126件作品参加展出。其中书法26件、篆刻2件、中国画61件、油画14件、版画11件、综合材料5件、水彩(粉画)6件、连环画1件,作品主旨鲜明,题材广泛,突出表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人民和新时代的讴歌,对美好和诗意生活的赞美。作品对各类型经典艺术语言和表达技法的较好呈现,富有个性探索元素的畅快表达,都统一于有限的尺幅之中。

    这次展览从构思、策划之初,我们是有一种能够看到装置、影像、设计、多媒体艺术的期待的。收件的结果却直白地反映了美术馆的艺术家对架上绘画抑或是艺术的传统表达保持着无法割舍的亲密关系。作品对叙事、具象、实景的描绘,对文辞、意象的选择,既引“己”入胜,又引“人”入胜,使得艺术作品有了更多让公众接触、了解、走近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以是物象、色彩、法度,让大家可基于一种或多或少的艺术素养储备产生对话;也可以是意境、韵致、寓意、寄托和抒发,让观点基于文化基因的同质性产生共鸣。因此,创作者创作作品的“主流”观念便形成合力,显性或隐性地对观念艺术、抽象艺术、行为艺术产生回避甚至抵触情绪。

    美术馆作为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综合公共文化空间,有着关于“博物馆”定义的诸多属性。这些属性可归为两个工作块面: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二是科研创作。因此,当我们为了实现和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便有了立足于工作考量的各方面专业人才需求,文学的、艺术学的、美学的、管理学的,甚至是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等等。各级、各类美术馆观念的建构似乎脱离不了“美术”(专业性和内在约束性)、“馆”(在地域和公共性)的约束,为实现实体性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美术馆的日常业务工作总是围绕着“作品”,也即“视觉”在说话。对“作品”的理解、阐释、解读、传播,需要始终以学理的言辞、有效的方式、多维度的途径去实现。以思辨而富有说服力的文学的语言来叙述、讲解“作品”,以及“作品”与作品、作者、时间的故事,理论的作用和贡献不可或缺。当我们以一种活泼的、直观的、易感知的方式来复述“作品”时,美术馆的艺术家的作用便显而易见了。宁波美术馆、金陵美术馆、淮安美术馆这种美术馆、画院一体化发展模式,事实上已成为美术馆的专业人才储备和培养工作的范例。

    当我们再次审视这次展览的作品时,可以从整体的层面和一段时间风行的“主义展”、“概念展”、“三年展”、“双年展”作比较,比较容易找到两方创作主体在方向、目的、价值观念、时间持续性,特别是给观者带来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享受上的差距。前者表现为精谨、愉悦、疏通、慰藉、共鸣等,后者要更多地借助文字和解读来表达作品的指向。

    美术馆作为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她的公益属性是首要的;作为专业的创作科研机构,她的学术品质是核心的,而“作品”架起了二者之间的桥梁,消弭了艺术家、公众、美术馆及其工作人员的鸿沟。多年来,包括亚明艺术馆在内的诸多美术馆,始终把专业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努力实现专业化的思考、专业化的判断、专业化的表达。美术馆内艺术创作的构思、打磨、实现,如同其他机构与职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一样,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历程。这一历程的结果指向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艺术家对艺术史、当下社会、自我能力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因此,美术馆自有的艺术创作之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觑,即用艺术创作直观地影响着、建构着、完善着美术馆的观念,渐而在策展、研究、教育、收藏、创意等方面实现更多的可能和原本的不可能。

    美术馆的观念建构直至价值实现,来自于艺术实践、理论、评论、教育的合奏,最终反映在对艺术作品的有效运用上。当美术馆的艺术创作进入到美术史的观念高度和主流价值观的受众程度,我们就不必担心艺术活动的“直白化”、“浅显化”和“自言自语”了。

    当一次活动给我们带来新的学术命题,并由此而展开多维度的学术考量和工作探索时,她的价值也就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彰显。

    亚明艺术馆馆长何昊


    展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