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4年05月16日 ~ 2024年08月04日
“无声诗史”在画史中是一个独特的修辞,这种因绘画而激发的“听觉审美”被历来的艺术家所推崇。对专事花鸟画创作的艺术家而言,其笔下的草木、鱼虫、翎兽皆栩栩如生,眼见则耳闻,观者得到的通感便是对此类画家高超艺术水平的赞誉。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便逐渐由工笔向写意发展。北宋宣和年间,富贵与野逸分席而坐,各极其胜。在宋徽宗看来,花鸟画艺术家与诗人无异,他们能辨识自然世界里纷繁的草木,能记录下每个生命体枯荣的斑斓,还能赋予自然美好的寓意。宋徽宗笔下的花鸟以富丽和典雅着称,也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模范。
于非闇先生生于1889年的北京,他博闻强记,家富藏,留下的文字恰是关于北京风俗、文化及交游最为生动的图景。或许是这份独特的生活经验促成了于非闇的艺术选择,也是少数能较为完整地继承宋徽宗遗产的花鸟艺术家。于氏从古典获得风格和技法、材料的训练,从民俗、工艺中汲取营养,拓宽花鸟表现的题材,在二十世纪与南方的陈之佛共同成就了“工笔花鸟”一南一北的两座高峰,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共鸣,两人的风格恰也在“富贵”和“野逸”之间。
此次展览,我们共选取了北京画院珍藏的于非闇精品画作约六十件。展览的叙述逻辑上,并非惯常的时间轴,而是以画史、博物(科学)的两条线索,划分为:“山水之间”、“草木世界”、“宣和旧样”、“浓华新妆”四个视角来阐释于氏的艺术创作。在画作之外,我们也期许观众回到文学、博物的语境,虽是草木,然而一枝一叶总关乎人情。观众可以沉浸在繁华、富丽之中,感受到于非闇在传统的继承中,为探索创新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体会他对于时代精神的赞美,对于传统艺术的热诚,也徜徉于文学与博物的魅力!
山水之间
于非闇虽以工笔花鸟见长,但其也涉猎山水画。原因似乎也不意外,文人画以山水为尚,清代以来,文人画以“四王”为典范,山水创作也是士人超逸情操的体现。以于非闇存世的山水作品风格,我们可以清晰地识读出明清文人山水乃至宋人小景的气息,笔墨浑厚、清雅,意蕴清新,颇具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