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0年12月26日 ~ 2021年02月25日
“魂兮归来——郭志刚作品展”系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著名艺术家郭志刚先生从艺以来最大规模的个展,展览以当代油画和当代水墨的艺术语言诠释艺术家近20年对当代东方美学精神的寻根。这次展出的近50幅油画和水墨作品以“陵墓”、“骨”、“香”、“风”、“水”、“羽化”、“千秋”等系列呈现,探索当代艺术在绘画语言中的新语境,语言精纯,以魂统形,气象深厚,作品散发着雄浑博大、元气四溢的东方美学当代精神,充分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开幕式同期发布郭志刚先生个人大型画册专著《魂兮归来——回向东方美学深处的当代性》(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此次“魂兮归来——郭志刚作品展”也是崔振宽美术馆2020-2021跨年度学术大展,欢迎艺术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莅临参观交流。
以魂性统形
——《魂兮归来:回向东方美学深处的当代性》序
文/朱其
虽然“东方”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泛地理概念,它至少包括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印度、中东以及远东的埃及、土耳其,但从中古(约5世纪到17世纪),中国艺术是代表东方艺术臻至高峰的体系,这亦可以作为一个狭义的东方美学来理解。
郭志刚的雄心是要真正复兴一种诗性的文人艺术,重构中国当代语言美学的文人精神。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他致力于打通从传统到当代的美学上的精神气脉,并为之找到一种新的诗性的形式。这一践行不仅表现为关于灵魂的前世今生的作品《陵墓》《棺椁》《骨》《风》《羽化》《千秋》等系列,还体现在这部《魂兮归来:回向东方美学深处的当代性》文集中。
20世纪初,传统的文人画受到西方的形式主义和抽象艺术的挑战,以中国体系为背景的东亚艺术,先后诞生了日本的抽象书法、具体派、物派,韩国的单色画以及中国的实验水墨。从形式主义角度,将中国的笔墨传统转向抽象主义语言;在观念上,则吸收道家、禅宗的概念转换为一种后观念主义。
以形式主义和观念主义来统领作品和语言,这是20世纪东方艺术的现代性主线。从绘画性来看,20世纪的水墨现代性的变革重点在于关注线与形象的关系,总体趋势是以笔墨的抽象主义消解形象,使笔触和线条的书法性成为一种抽象主义语言,进而放弃笔和笔法体系,进入行动绘画和装置形式。郭志刚的一部分纸墨作品亦属于放弃毛笔的减法进程,直接以墨创作。通过以墨代笔,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墨法语言,奔放的放射状的墨线以及块面化的褶皱层层扩散的墨纹,充溢着一种前世今生穿越的文人魂性。
在放弃毛笔这一体系之后,郭志刚没有让画面走向形式主义,而是返回到现代性与传统的界墙,他似乎在传统的墓穴中打通了一个气口,使精神史的气脉通过穴孔,与当代的精神场域开始对流,并混合成一股古今杂融的美学气脉。郭志刚的画面相当于流动着这样一股清流,一种孤高的沉郁以及畅游交融的气息。这股混沌又充满神游的气息成为画面的中心,墨成为跟随气韵的一种流动动势的附着形式。
这一方式将笔墨现代性的形式主义,拉回到以魂性为主体的诗性形式。在郭志刚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传统文人画诗性的东西。如果诗性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那么魂性才是郭志刚画面上的精神内涵。魂性表现为一种布满画面的、弥散的精神气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超越了传统的气韵生动的诗性层面,进入一种从传统文人转为知识分子的批判视角。
有关魂性的阐述,郭志刚的文论要比作品更为充分。他的文论相当于一部文人美学的精神穿越史,回顾了从春秋、汉唐至宋明的美学进化以及儒、释、道的渗入。其中,对风、水、骨、香、墨等中国美学的隐喻性象征,作了提炼性的阐释。在这一中国美学的精神阐释中,郭志刚将中国美学超越性的诗性体系,转述为一种矛盾性的二元结构的魂性体系。中国的美学精神并不强调有关痛苦和批判的正面表达,而是首先构造一个正面的清、寂、静、和的超越性的内在美和纯粹的诗性世界,这一体系到宋代达到极致,成为一种沉潜涵泳中尚韵的美学。
这一美学并非文人的唯美主义,它的内在渗透着一种至美至痛的双重结构,即在冲淡轻远的贵族风格下,涌动着文人的阴郁、孤冷、落寞、悲苦乃至虚无。但中国的文人并不直接表达这一负面性,而是试图将其溶解于超越性的诗性世界,从而成为被冲淡后的幽玄和沉潜的一种中正的审美品性。所谓怡神涤虑、澹志忘情、内敛里蕴,使艺术美学臻至“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纯意象美。
因此,中国的美学精神是一种以诗性涵泳魂性,或者魂性隐于诗性中,获得一种近似宗教意义的美学慰藉。虽然这一美学策略由此产生了一种超越性的高格美学,但它稀释了魂性的正面张力和批判性,止步于现代性之前。郭志刚显然不满足于对这一美学传统的复述,他在阐述中增补了文人美学精神中“至美”的另一面,即有关“至痛”的论述。比如“宋人深沉忧生意识下幽深细婉和人类患难焦虑的绝唱”,以及文人的放浪游心的孤傲与寂寞漂泊的生命意识的两难。
关于传统美学中“骨症”的论述,大量的对于骨的本质表征所作的对文人的悲苦经验的现代性阐释,中国美学的精神诉求是超越痛苦,却难掩骨节的褶皱表象隐含的“吊诡、荒谬、枯谢、魂然落魄地惆怅于苍白虚无的冷漠氛围”。这一骨的褶皱症候,之后成为郭志刚“骨”系列的语言能指,象征“骨正遭受着自身肉体和社会文化病变的双重吞噬,在自我拆解的折磨与痛苦过程中呈现出空虚、凝固、萎缩、无奈的症状”。
如果说郭志刚的油画系列体现为在意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皱褶的象征中,以最底限的形隐喻现代世界生命的身体与精神正趋入越来越低层,进入“至美”另一端的“至痛”边缘,那么其纸墨作品,则表达了他的超越传统又维系其根茎的精神,即境生象外、以神统形、尚意崇气,让画面成为一个精神生气的涌动脉冲的场域,以魂性在诗性的挣扎中获得自我的形式。
无论在文论还是作品中,郭志刚都修改了传统美学的结构,使其成为至美至痛的双重性。这一结构的重置却使得美学精神发生了重心位移,即从超越性的诗性美学,变为一种以魂性统形的现代性美学。但这一魂性统率诗性的现代性,并不背离中国的美学精神,它仍然是为超越痛苦本身,并贯之以诗性的风格与气格交相呼应的形式。郭志刚的画面中,这不再是一股幽深静寂的阴性气息,而更像是至美至痛的两股气流的交缠和荡气回肠的升华。
2019年12月12日写于北京宏源公寓
郭志刚视觉艺术中的诗性、墨性与魂性
文/侯昌恒
诗性、墨性、魂性,这是郭志刚作品的核心表达,他是当代艺术领域一位极具行吟诗人气质的剑客,又如一位神奇的风水师与魔术师,善于将中国美学中的具象元素和抽象元素进行魔幻般的组合与生成,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孤立寂静的美学特质,苍茫深沉,遒逸古雅。他恪守“魂兮归来”的文人信念,寻根溯源,用东方美学的经典元素重构传统文脉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转换与再生。
作为艺术家的郭志刚本质上是个行吟诗人,理想主义者,他曾长期徘徊于长江、黄河两岸,接受自然山川予以精神上的洗礼,他有着屈子一般的志行和探索精神,对于艺术语言的锤炼几十年如一日般执着探索。他素衣罗衫,衣袂翩翩,风神俊逸,犹如隔空穿越而来的侠骨志士。郭志刚的作品,无论纸墨作品还是油彩作品,皆能表达出意蕴寂寥的东方意境之感,画面物象空寂、旷达舒朗。他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山”、“水”、“香”、“风”、“骨”等核心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赋予全新的思考与表达,让传统文脉在当代得以复活与延续。
当我们在展览空间中面对着郭志刚的巨幅水墨作品时,一片荒寒之境,一股萧散之美,扑面而来,摄人心魄,震撼人心。他纯熟运用五代、北宋大山大水的构图,《溪山行旅》、《雪景寒林》在他的《千秋》系列作品中得以转换和复活,然而我们看到画面的却是工业时代的乌托邦镜像,昔日农业时代的田园都舍和村山树影,在他巨幅的作品中难以觅寻。《千秋·沉睡》中那只巨大的精灵之鸟以枯萎之躯倒在了一堆工业文明的垃圾之上,背景中农业时代的山水静默以对,这是艺术家在用千年山水拷问人类文明带给时代的累累伤痕。
郭志刚的水墨作品放弃了传统的笔墨书写和作为工具的毛笔,他以恢弘的构图、细腻的笔触与线条,独创“郭式皴法”。他作画用的松烟墨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生发的一种材质,制作过程是把松树的枝干焚烧后生成的泥状或者条状,再和一些胶性的东西进行糅合后产生条状,然后再同其进行绘画。这种独特的松烟墨所生成的墨晕染彻底颠覆了传统水墨的晕染,也迥异于当代绘画意义上的图式与造型,但它本质上却是中国传统水墨的灵魂。
作为当代艺术家和行吟诗人的郭志刚,他更敏于写作,精力旺盛,笔耕不辍,在其系列文论中他深入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时代的图腾、巫术,周礼及孔孟“仁、德”思想,汉代的仙神幻想与世俗,魏晋士人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醒,禅宗的心性论,宋尚意、元尚气的人文精神。在对传统文脉的梳理中,在对儒释道的剖析中,郭志刚清晰地找到了他的表达方式,即中国千年文脉的“魂性”,他用“风骨”、用“魂兮归来”到达精神世界中的“彼岸”,也在彼岸找到了他自己。
本次展览“魂兮归来——郭志刚作品展”及其专著《魂兮归来:回向东方美学深处的当代性》用“千秋”系列、“陵”系列、“香”系列、“羽化”系列、“骨”系列、“棺”“莲”系列、“风”等七个板块的绘画作品和文论系统阐述、呈现了郭志刚对“魂兮归来”艺术理念的深入践行与自我超越。
侯昌恒(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水墨记》主编)
2020.12.21,庚子冬至于蜀南自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