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4年04月28日 ~ 2024年05月12日
美育是近些年来颇为热闹的话题,但具体怎么做却颇具考验性。它担负着不少重任,其中一点便是纠正之前教育中存在的画地为牢、门类隔阂、五觉不通的弊端。我们往往看到,搞美术的人不懂音乐,搞理论的人不懂审美,搞学术的人不懂生活,搞科学的人不懂人文……这既是教育门类过于细化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日益专业化、原子化、壁垒化的结果。可幸的是,本次展览的前言中,展览主办方将主题定位于“未来·艺术共同体”,反溯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的、共通的、内在联系的世界体察方式,强调这是共情、共鸣与共振的“共同体叙事”。说明在策展理念上,本次展览是颇有针对性的,它瞄准了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审美壁垒。
本次展览除了展现主办方——重庆茄子溪中学本校的师生美术作品外,也邀请了多位校友参展,同时在“双城普高特色学校建设联盟”的基础上为其他学生师生提供了展示平台。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主办方还邀请了魏东、邓建强、梅忠智、梁益君、付继红、李永等职业艺术家参展,他们都是重庆乃至全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来自美术家协会、美术馆、高校等单位,所从事的画种也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这次展览不仅打破了艺术门类的界限(本次展览甚至还有黏土工作坊展区、长江石彩画展区),也打破了学生/老师、中学/大学、学院/社会、学习者/从业者之间的诸多界限,进一步应证了本次展览“共同体叙事”的学术主张。
但对于教育者而言,美育绝对是应该静下心来深刻思考的话题,因为它面对的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深幽难测,最错综复杂、最难以名状的审美领域,稍有不慎便会无功而返,甚至事与愿违。除了供孩子们欣赏到多种审美对象外,更应该通过感知、学习、亲身实践等方式引导他们如何去深度审美,避免走马观花,从而反过来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当然,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并不一定非得要求他们在技巧层面苦练考级。我曾撰文谈到:对于普通人,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也完全可以通过对一些日常对象的深入关注、考究来培养其感知力。例如认真研究穿戴仪容,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去锻炼自己对于色彩、比例、大小、详略、轻重等元素的把控力。甚至可以认真品味、研究日常食物,多了解其知识,不抱偏见地品尝各地域食物,在比较中锤炼自己的味觉判断力。
未来·艺术共同体Future Art Community
——2024年重庆市茄子溪中学第七届美术教育成果展
2024年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中学为契合重庆市南部人文之城、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设的使命,紧紧围绕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江湾·绚丽茄中”目标,奋力书写教育强市建设的时代答卷,在一年一度毕业季、艺术节来临之际,重庆市茄子溪中学拟举办第七届美术教育成果展览。茄子溪中学以美术行政班推进艺体特色办学,在特色艺术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有效培养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养、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初高中学子的全面发展,以美为媒,“艺体特色”成为茄子溪中学重要名片。
第七届美术教育成果展围绕“未来·艺术共同体”的学术理念,结合茄子溪中学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代表艺术作品,特邀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家,以高校为引领,依托大渡口美术馆搭建社会美育平台,增进学校美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具有标识性的“大艺术”教育理念,展现学校艺术办学特色,提升师生及市民艺术素养,助推美育普及实践。本次成果展围绕“整合资源、馆校共建、提高审美、普及美育”的宗旨,邀请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作为活动的指导单位,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文化旅游委员会、文学艺术联合会给予支持,充分挖掘和调动区内外的精品艺术,回馈社会。茄子溪中学的学子充满热情与活力,在艺体特色的氛围中开拓进取,探索个性,艺术逐梦,成就未来!
“未来·艺术共同体”作为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概念,处于过程中的“共同体”思想昭示着艺术创作、鉴赏、教育和普及将超越个体和地区的界限,形成一个互联互通、共创共享的艺术生态,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多种精神之间的交往互动。通过建立校际艺术交流平台,社会美育实践拥有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艺术共同体中,艺术家群体与初高中学子将共同促成多层次、多向度的艺术效应,以期让美育通过在地实践,发挥“大众化”与“化大众”的潜能,搭建“美美与共”的艺术氛围,提升大渡口的文化气质,助推大渡口区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为“大渡教育”建设教育强区赋予时代的新使命。
——杨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