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作品 / 画室 / 展览
发布

“松·WORKS”彭育松油画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2年09月17日 ~ 2022年09月27日

  • 信息
  • 介绍
  • 评论
  • 分享
  • 感兴趣0
  • “松·WORKS”彭育松油画作品展
  • 展览日期:
  • 2022年09月17日 ~ 2022年09月27日
  • 开幕时间:
  • -
  • 举办地点:
  • 中国 - 北京
  • 主办单位:
  • 云上美术馆
  • 详细地址:
  •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文化新大街1704号
  • 参展费用:
  • -
  • 浏览:865 次 评论:0 条
    展览介绍

    众里寻他千百度

    文 / 方志凌

    当初从微信推送里看到彭育松作品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绘画的能力当然很不错,事实上,像《后座》《大合唱》《天籁》等作品的本身是很完整、深入、并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Jean》《Ryoko》等小幅图像化的肖像作品,也体现出对人物微妙情态的敏锐感受;《水槽》《暖气片》等寻常的日用物品也描绘得足够沉静、庄重;《阳台》《空椅子》《游乐场》等也有让人心里不免“咯噔”一下的内在表现力……但总体上,他的作品常常有那些几十年来在中国绘画界流行成俗的著名艺术家——阿利卡、图伊曼斯、里希特,如此等等——的影子,这无疑阻碍了对他作品的深入研读。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另外两个方面:一是他绘画语言兴趣的广泛,似乎在“表现性的写实绘画与表现性的图像绘画”这个特定领域中流行过的代表风格,他都有所涉猎;二是他运用不同风格的绘画语言都颇为娴熟自如,尤其对吕克·图伊曼斯用力颇深。

    然而,与彭育松本人接触之后,我却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与此前大体得出的“出生科班、浸淫日久、功力深厚”的初步认知不同,他做艺术家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直到2017年去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学习之后,他才正式进入纯绘画领域——这意味着他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淘掉了起步之初的拧巴与生涩,进入一种颇见功力的艺术表现阶段,又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快速完成了对种种语言风格的探索与实验,不仅留下一大批风格各异但都很有“感觉”的作品,也越来越深地体现出“当代”画家的视觉修养与思维深度。要做到这些,不仅要有绘画天赋、有对艺术非同一般的热情与执著、更要有对艺术演化规律的特殊敏悟。正因为如此,我对他这短短几年的“艺术演化历程”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最早对彭育松有“体系性”影响的是阿利卡。在2018年的《自画像》中,这位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在中国油画界风靡一时的艺术家——现在受他影响的艺术家已经微乎其微——富于韵致的游动笔触与敏感而焦灼的抒情氛围还显得灰暗而滞重,但2019年的《三个纸箱》《无题》等作品,就已经流畅、生动、韵味十足了。阿利卡之于彭育松,不仅在于对绘画语言的自觉和一种对日常景物的深情体验,更在于激发了他与世界的精神对话的最初激情:没有这种激情,年轻艺术家很难走出大师们的语言迷宫进而建构自己的艺术逻辑。

    但阿利卡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2019年的《局部1》《局部2》所运用的已经是典型的图伊曼斯风格。这种风格变迁的根源,应该是阿利卡式的抒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更复杂的内在体验——在他以娴熟的阿利卡风格完成的《无题》中可以看到内在的裂变:阿利卡式的深情笔调与激烈、恶毒的挑衅姿态之间有很明显的撕裂感——而借助于图伊曼斯对视觉图像不动声色的陌生化、诡异化的处理方式,以及将深沉的社会焦虑与紧张的心灵冲突隐含于淡漠、理性的油画笔调,从2019年起直到2022年,彭育松创作了一批超越个人的日常经验、体现了更敏锐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更幽邃的内心感触的作品。对彭育松而言,从阿利卡风格转向图伊曼斯风格,显然意味着他对当代社会精神图景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对话。

    不过,在倾心于图伊曼斯风格的同时,至少从2020年起,彭育松也开始了其他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的实验。比如《两个男人》《日常》等作品显然受到刘小东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Jean》《Anna》等作品则是在尝试里希特的手法,《黑裙》、《卫生间》等能感受到张恩利的薄涂画法的吸引力,《沙发》则多少有些弗洛伊德的意味……此外还有像《夜色》、《变电室》、《椅子》等风格不明而又趣味各异的更随性的作品。这样的左冲右突,不仅表明他在积极探索图伊曼斯式的当代观照之外更多的可能性,也表明他对绘画艺术的思考正逐渐从“当代”转向“中国”和“自我”。

    在短短的几年里,彭育松迅速走出了一条从初识绘画到积极探寻作为一位具有复杂的当代意识的中国艺术家的演化之路。应该说,无论是从他几年来在绘画语言能力上的提升、对当代绘画问题日益深入的理解、以及完成作品的数量与水准等方面来看,都是足够惊人的。他所走过的这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般的演化历程,其实也是绝大多数艺术家真正成熟之前都会经历的探索过程。问题在于,在这样复杂而高效的自我演化之后,蓦然回首中的“那人”究竟会在哪里呢?这恰恰是无法通过“逻辑”求得的:在对当代绘画有了必要的认识和理解之后,“那人”还是要在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情中寻找。

    这让我想起彭育松的《天籁》和《大合唱》:《天籁》以潦草、率意的笔法塑造了一群合唱中的神态各异的孩子,寥寥数笔,不仅每个孩子的情态异常生动,很多孩子的面孔中都能体会到一种“三岁看老”般的超越年龄的深沉命相。《大合唱》的人物塑造更简单,不大的画面上挤满百十来号人,每个人物都只能是以简练的笔法勾画的草草剪影。然而,不仅每个人物都各具情态、生趣盎然,整个人群也显得错落有致、浑然成趣。在这里,真正打动人的不是图伊曼斯式的社会视角,而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极富灵性的表现——这些才是我在彭育松作品中感受到的最令人震惊的东西。

    2022.8.27于武昌


    展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