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日期:2024年11月01日 ~ 2024年11月29日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岁月被视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论语·子罕篇第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表达了这种对岁月无情,时光流逝的感叹。老子《道德经》提出的“道法自然”,意味着人应顺应自然的节律,时间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人生也在这种循环中不断更新。在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强调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岁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可以通过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宇宙同在。而在西方,时间更多表现为线性的、进步的概念。古希腊哲学中,时间被视为一种有限资源,个人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知识、真理和美德。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萨特等对时间的讨论则聚焦于个体的存在,认为时间的流逝让人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因此而赋予了人对生活与选择的责任感。
刘一原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心象”、“点线”、“感时” 为关键词的现代、当代水墨艺术实践,为当今中国艺坛提供了一系列意味深长的当代水墨叙事,充分体现了这种与自然、宇宙同频共振,通过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宇宙同在的中国文化精神。而他从青少年时代起,直至白发苍苍的今日仍未曾间断的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基于对岁月、时间的深刻认知而焕发的,在不断流逝的岁月中追求知识、真理和美德的积极进取精神。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与选择的责任感。
是次“刘一原水墨艺术典藏研究展”以“岁月中的艺术”为题的展览策划,以刘一原人生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展示并诠释了以上两方面的精神性内容。可说是为圈内人士的“新时期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叙事完备、逻辑清晰的生动个案;对于圈内外的广大观众而言,这是一次走近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已经并将继续于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良机。也许还应该说:展览提供的由“上下求索”、“以形写意”、“超以象外”三个部分,即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艺术学子的传统仿古国画,和六七十年代的速写及油画、水墨写生作品,到读研期间的山水、花鸟创新之作,再到第三部分“超以象外”中,被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转型问题的理论家、批评家们称之为“心象风景”并高度评价的一系列作品所组成的展览架构,有如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学子而言,无异于一个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
事实上展览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刘一原当代水墨艺术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感与现实性,以及它们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所传达的中国当代社会的集体无意识。此乃 “艺术中的岁月”,是艺术家为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因为它们能够以审美的方式启发观众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时代的认知,值得我们珍视并认真面对、深入探讨。在这一层面上说,展览第二、三部分“以形写意”、“超以象外”中的作品尤其值得关注。
刘一原立足本土生存体验,运用中国传统绘画 “澄怀观道”、“以形媚道”的水墨艺术方式,以悟对和反省的姿态面对现实生活世界。他上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的作品,沿用宋、元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创作方法,发挥笔墨的书写性特质,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融入到形象和笔墨之中,表达人在“现代性”之后所生发的诸多生存感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他的作品因此而成为理论家、批评家们的研究对象。如展览第二部分“以形写意”中的山水画创新作品《沉思》《脊梁》《呼唤》《怀抱》,从画题到画面都让人无比怀念那个人人怀揣理想,热情洋溢,充满生命力的“八十年代”;第三部分“超以象外”中同样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萋萋》《瑟瑟》《远方》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蚀》《山野回荡》等作品传达时代生活引发的对自然、社会、人生复杂交织的心境意绪,让我们既感受到难忘岁月中的激情,又萌生出基于生命现象的永恒惆怅。白粉颜色的运用是刘一原水墨画艺术语言的标志性特征,创作于本世纪初的《畅之一》《苔之影》《翔》,白粉的运用出神入化,跳动着的白粉色皴、擦、点、染,网格状的白粉线条挥洒,承载着艺术家的生命激情,铭刻着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2009年之后刘一原对传统文化探索的触角由宋、元绘画转向了古老的、距今2000余年的“楚文化”。前期作品中的悲悯情怀转化为对诗性与诗意的追求,是与楚骚、楚韵传统的对接,也是“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的现代版,如《汨罗怀想》《楚雄之音》《乐舞》以及2024年的新作《舒袖》。2018年开始,刘一原的艺术创作又有新变化,他将其因人生迷茫、困顿而生发的觉悟与智慧,转化为问题关注和哲理思考……,如《海子有一所房子》《交错的时空》《裂变》《无间道》《苍悯》等。至此,一原的创作实现了由前期的“心象风景”向 “楚骚回响”和“楚天放神”系列的转换。